文章

卢苗苗2019学年度陈亮名师工作室学习总结

2020-07-17 20:45

卢苗苗2019学年度陈亮名师工作室学习总结

   “陈亮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充满智慧、充满正能量的团队,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学习、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成长驿站之一:因阅读而有所提升

成为陈亮名师工作室室成员后,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我激励着自己不断“充电”,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书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工作室为每个成员订购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并要求每位学员一定要认真阅读,读着读着,我们理解了很多,读着读着我们了解原来一节课这么上背后的原理,及上一堂课时我们需了解其上位知识及后续的延伸......当然这样的一本书于我而言,也可以当做一本工具书,当教学中遇到困惑时,当碰到模糊概念时,我便会借助此书查一查。好书是值得不断品读与细细揣摩的,我将继续读下去,争取把数学思想方法吃透。我相信,有思想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课堂,不满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方法的教学,思想的传播,做一个有灵魂的数学老师,将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受益于今后更多的数学学习当中。因阅读,思想会更有广度和深度。

成长驿站之二:因同伴而深入理解

本年度工作室的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工作室学员各有特色,

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深入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每次的研讨课和课后探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次的研讨让我对整理与复习课有了深入的了解。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整理与复习旨在对孩子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帮孩子孩子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掌握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一节节的课中让我知道了:学情前测:查漏补缺的“敲门砖”,了解学情,使教学更贴近孩子实际,更有针对性;“”自主整理,知识梳理“金钥匙”,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纵成线”“横成片”,帮助孩子在大脑中建构知识脉络;练习设计:综合提升的“强心剂”,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提升。这样的复习课,既可使孩子重拾“旧知”,又能“复”而有“得”,在“温故”中达到“知新”,从而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因同伴们一节节的研讨课,我收获颇丰,他们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良师,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积极进取的学科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

成长驿站之三:因实践而受益颇丰

为了让学员们快速成长,陈亮老师于每个学期对每个学员便提出了要求,每个学员需上一节课,参加一项评比,写一篇论文和两篇读书心得等。总是督促我们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于我们碰到的困难,陈亮老师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指导我们。如我执教《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时,试教时我想边理边练:通过几个典型练习,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通过板贴呈现在黑板上。一节课下来,我上得是汗流浃背,学生知识掌握地比较扎实,但明显扶得太多。陈亮指导师指出,这节课更像一节练习课,整理与复习味不浓。复习课,一定要要有一个理的过程。在他的指导下,我采用先理后练,练中带理。先让孩子说一说这单元你学了什么、理一理哪些是你影响深刻和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孩子在练习中整理出知识点,形成知识树,最后回忆这节课地复习过程。这样调整,课的复习味更弄了,上得也没之前这么累了。陈亮老师认为有余数问题的复习与整理要回归到除法意义的理解,可以以图式为脚手架,当然在解读关键词中辨析各种方法,经陈亮老师这么一指点,感觉马上明晰起来。

“学然后知不足”,一路走来,工作室伴我走进了一个思想的殿堂,在这里,关于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有效性的教学、孩子的思考,已随着学员和陈老师之间的对话、交流,而日益精彩,也让我对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期待,而我也日益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不足,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新一年的活动中,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评论(0) 阅读(1022) 赞(0)
最近访客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