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艺术:下雨啦

2022-07-01 23:29

艺术:下雨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下雨的场景。

2.体验用绘画表达夏天雨景的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下雨的场景。

活动难点:体验用绘画表达夏天雨景的情趣。

活动准备

已观察过下小雨和下大雨的情景有关下雨的音像资料或图片;绘画下雨的白纸。

活动过程

(一)小雨和大雨

1.猜谜语。

教师: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水里看不见。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我说的是什么东西吗?

幼儿:雨水

1.出示图片,回忆下雨时的景象,并自由讲述自己在雨天里的感受。

教师:轰隆隆,打雷了,哗啦啦,下雨啦,你们见过小雨点吗?它们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又落到哪儿去了?

2.邀请幼儿说说小雨的样子,并尝试在黑板上画小雨的样子。

教师:下小雨时,雨点是一滴一滴、淅淅沥沥地飘下来的。

3.邀请幼儿说说大雨的样子,并尝试在黑板上画大雨的样子。

教师: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哗啦啦的,就像一根根线一样落下来,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得就像一根根落下来的斜线。

(二)下雨啦

1.幼儿使用白纸自由创作雨景。

教师:下雨啦,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画一画下雨的样子吧!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和颜料,表现不同的雨景。

(三)雨的游戏

1.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你画的是什么雨?雨天里你还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张画里的雨?

2.师幼互动,开展“大雨和小雨”的游戏。

师幼集体边拍手边念“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水里看不见”,念完之后,教师说:“下大雨啦(或:哗啦啦)”,幼儿可快速做出躲雨动作并找到躲避处,教师说:“下小雨了(或:淅沥沥)”,幼儿可快速做出打伞动作并自主走动。(游戏2—3遍后也可以由幼儿来发布“大雨”、“小雨”的口令。)

活动延伸

放映厅:活动后组织幼儿观看系列动画片《小恐龙波比》第119集,感受下雨时玩水的乐趣。

 


评论(0) 阅读(293) 赞(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