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体育公开课是这样“磨”成的

2022-06-22 16:08

图片


公开课是一线教师最常规的配置,每学期一节或者一学年一节,有“一师一课”“课例研修”“开放周”“开放日”“新教师公开课”等等,各种名目,总结一句话,就是要上一节课让大家看,优秀的送到上一级继续比赛。所以,说到公开课,大家都又怕又爱,因为这是一条“捷径”,能让你快速成长,也能为你晋级增加筹码。而磨课是公开课的必经之路,没有磨的课,就是一块未经研磨的玉石,只有经过团队的磨,才能迅速发光。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磨”一节公开课,希望在这个新学期给忙碌的你带来一点灵感及启发。

磨课,顾名思义就是凝聚团队智慧,通过反复研讨、修改并付诸实践将课堂推向高效、优质的教研过程。必须具有真实性,不能脱离实际;要注重过程,尤其是要开课的人,更是要及时消化、吸收他人给予的建议。

我们现在常见的磨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拿别人的竞赛课或者公开课来磨课,对他们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选择、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组织的实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合适化地“套入”;另一种是一个人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然后借助相关资料、向他人请教汲取他人经验及精华来进行二次备课;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思目标的达成及教学的有效性,这里会出现同个班级不断磨课,或者不同班级不断磨课,这些过程是不断改进、不断成熟的。到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节高效、优质的课堂。

那如何磨一节公开课呢?

图片

自我研磨

小编觉得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为这节课是你要上的,只有自己备课、反思,才能深入地了解自己这节课会出现的问题。你就是自己这节课的导演,作为一个导演,你必须对自己的剧本非常清楚,才能拍出入心、入情的视频。一般自我磨课有这几个过程:确定内容——个人备课——脑内演练——修改、完善教案。这个环节大家都比较熟悉,在集体备课前,你就要完成这些环节,这样,在后续的备课及教学中,你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内容;才能在后面的备课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忙解决。

就如一节《肩肘倒立》的课,确定内容后,要开始思考哪个水平段的?除了这个主内容还要搭配什么内容?情境要设置吗?以什么样的形式?就其中某个环节设置情境还是从一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每个环节怎么衔接?场地布置及场地变换怎么组织······备课完了后要自己在脑海里把整节课过一遍,边过边发现问题,然后边修改教案,到这才算完成自己的初始样板。

图片

互相研磨

在我们初始的样板出来后。就要开始第二阶段:互磨。也就是通过集体备课——问题研讨——二次备课——试课——再次修改,这个阶段基本还是由自己组的同事组成的,大家都是从自身的经验及学生的情况出发,有着较大的实效性。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维度不够,这样的课也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可能别的学校就不适合,或者课上的器材没有办法做到最优化等。在试课之前,最好能进行一次组内片段教学,将自己的整个环节衔接起来让整堂课详细全面的展示出来便于大家发现问题。还是拿《肩肘倒立》来说,在前面的设计上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发现整节课会运动量偏低,整个过程会比较单调等。就会在修改的时候,注意加上一些练习提高运动强度或者运动密度。


图片

跨科研磨

       前面两个阶段的磨课会比较片面,因为是本人、本组、本学科的。在第二阶段修改后要请求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一起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将自己前面的问题阐述清楚,这样大家在研讨中就可以客观、全面地给予合理的建议。这个环节有:二次集体备课——三次修改——二次试课——再次修改。跨学科磨课可以有效地解决出现的片面化的问题。还是以《肩肘倒立》这节课来说,音乐的选择及插入时段,这个可以请教音乐老师,使每一个环节的配乐更贴合活动节奏;这次课的动作和英文字母“L”的引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大屏幕显示动作的动作要领、易错动作等等。经过这样的磨合,整节课的脉络就显得更加清晰,并且能使教学更有实效性。

借势研磨

      如果是一节校内的公开课,有上面三个阶段的研磨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是级别较高的区级、市级等,就要再加一个阶段,那就是要“借势”,借领导、教研员等来帮助你,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他们的视野及思维都和我们不同级别,他们的点评基本能直指核心、一针见血。他们的“降维指导”能让我们这节课更显效果。

磨课,磨的是开课教师的思维升级;磨的是开课教师的能力提升;磨的更是开课教师的应变能力。

      好课多磨,磨出来的是开课教师的整体素养的升华。

      对于经过磨课的教师来说,磨课的结果已经不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已经足够受益终生。


评论(0) 阅读(421) 赞(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