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2021-06-28 22:07

我能看见你眼底的光芒

 

在《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改变了我们:美、爱、纯真、游戏、痛苦以及死亡,一切都呈现为全新的景象。孩子的世界,有着他独特的视角,我们需要蹲下来倾听。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个别人眼中的“小捣蛋”,但是我发觉小捣蛋的身上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班主任要是能驯服他,石头就能变成金子啦。

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了他,个头最高,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是个相当壮实的小男孩。几天相处过来,他首先给我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学校晨会、广播操的时候,他会嫌太阳太热口渴自己就直接走回教室喝水休息;下课时他会找各种借口来办公室蹭空调凉爽;上课坐不住,喜欢盘腿坐凳子上;上课的时候会脱鞋、脱袜子;喜欢捉弄同桌女同学,拿走她的东西或者非要让同桌跟他讲话;上课随意插嘴、叫喊;吃饭、领点心排队永远冲在第一个;无视老师提出的要求;有求于你的时候喜欢挨着抱着老师……真是的谜一样的孩子!

    那天广播操,天气很炎热,他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又开始不安分,做动作的时候故意踢到前面的同学,然后两个人开始打闹,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我很生气,平时随意离开退伍我行我素已经让我火冒三丈了,今天还惹得前面同学一起打闹,所以广播操结束各班退场的时候我还陪着让他罚站操场反思,没想到他说自己很热要喝水非要回教室,我不让他走拉了他一下,他竟然倒在地上无赖地大哭大闹 ,瞬间成为了操场上的焦点,我真是哭笑不得!为了缓解气氛,我没有再理他,就安静地往办公室走,一边小心留意他的举动,等我到达办公室以后,发现他已经站起来边抽泣边往教室走,等我再回到教室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愉快地在喝水了。每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不计其数,他像个任性的小孩,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时不时用过激的行为挑战着班级的班规。

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我首先做的就是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背后的故事。这个孩子叫小袁,她的妈妈也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每天都会和我聊一聊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随着深入的了解,我知道小袁所读的幼儿园是一所私人幼儿园,她妈妈曾经在这个幼儿园当过代课老师,所以幼儿园所有的老师都认识他,也都非常宠溺他,对他的各种行为全部采用包容的态度,不制止,不纠正,只当小朋友是活泼可爱。另外小袁是家里的独子,长辈们都非常宠爱他,他在家里谁都不怕,就是对妈妈还有点敬畏。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找到小袁的优点,从优点攻破他的心理防线,先成为他的好朋友;2.利用班级的班规和集体凝聚力让他学会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3.利用小袁的优点,发展他的爱好,转移注意力,使之拥有“×××”的榜样头衔。

通过家访和各科老师的沟通以及自己的观察,我发现小袁是个大书虫,他爱阅读书籍,而且坚持每天阅读打卡、英语打卡、练习钢琴打卡,这个就是我对他秘密行动的突破口。以这些了解的东西和他聊天,很快我就成为了他的好朋友。然后我积极推荐他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他获得了校阅读之星优秀家庭,科幻画一等奖。当我每次在班级里表扬他的时候,我发觉他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比谁都灿烂,那一刻的他坐得笔直端正,仿佛像天安门广场上的仪仗兵。那样的时刻我常常很感动,孩子的心里眼里有最真的东西,不掺杂任何的杂念。每一个调皮的孩子,内心里还是渴望被认可,被赞扬。从那以后,每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我只要看看他,他就有所收敛,知道要去改正。他和同学一起玩耍赖,我告诉他,不论是谁,玩游戏不守规则,是不能玩的,而且规则要说在前面,所以他和别人发脾气闹矛盾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说起这个小家伙的事情,真是一天也说不完。这家伙虽然让我头疼,总是在破坏很多规矩。但我欣赏他身上的很多闪光点,他特别真,怎么想就怎么说,他活得很开心,并用快乐去感染身边的人。他的想象力很丰富,总有奇思妙想。这个别人眼中的“小捣蛋”,是班级里的“小活宝”。

《孩子是个哲学家》里的这句话很能表达我们处理这类事情的感受: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有机会去培养耐心和幽默感,增强内心的智慧,并学会发现日常生活中潜藏的财富和意想不到的幸福。

 


评论(0) 阅读(1765) 赞(0)
最近访客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