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小学中低段音乐趣味性节奏教学的方法浅谈

2024-06-29 16:39

小学中低段音乐趣味性节奏教学的方法浅谈

                                  

 

摘要:节奏好比是我们身体的骨架,它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它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而要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因此,节奏的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其中的乐理知识,必将磨灭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为了化解这一难点,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且快乐地参与到音乐课堂节奏方面的训练中。

关键词:小学音乐  趣味性 节奏教学

一、 声态模拟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的世界,把自然中所蕴含的多彩的节奏融进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十分直观明了,也蕴含了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1.节奏模仿练习

乐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节奏训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寻找生活中声音的长短。这种方法使学生读起来不费劲,同时也降低了教学难度。

例如,通过让学生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来了解四分音符的长短:“X X | X X |(咚 咚 | 咚 咚)”;在教授八分音符时,让学生回忆起马儿奔跑时的声音“X X X | X X X |(哒哒| 哒哒  |)”;让学生模仿下小雨的声音:“X X X X |X X X X |(沙沙 沙沙 | 沙沙 沙沙”;在认识附点四分音符时,让学生学着按动汽车喇叭的声音:“X  X. |X X. |( . | . );以及在认识十六分音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火车开动时的画面:XXXX  XXXX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也可将以上几种音符综合起来,通过“开火车”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对这些音符的时值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一开始,学生做鸣汽笛的动作,同时嘴里发出“呜 - - - ”、“轰   -”的声音,表现火车出站启动状态,逐渐由慢到快地边念边做:“咔嚓咔嚓···”(“咔—|嚓—|咔 嚓 |咔 嚓|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表现火车越开越快,奔驰在大地上。再逐渐慢下来(顺序为十六分节奏至二分节奏),最后发出“汽 —”的声音,表示火车到站。在这个游戏中,要求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和表现有更熟练和敏捷的反应,学生通过多次的练习,就能比较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整个游戏便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

2.体态律动练习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提倡的教学观点刚好和音乐课堂中诱发学生“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动”起来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体态律动可以用各种有意思的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并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生静下来用心去感受节奏,它尤其适合小学中低段的节奏教学。

例如:首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散开,接着在教师弹奏由二分音符构成的节奏时,学生随着音乐边走边学做蛙泳的动作。做完蛙泳的之后,随着有八分音符构成的音乐,边跑边模仿“狗刨”式的游泳动作。

通过各种趣味性的声音模仿,学生们便能较容易地分辨并能准确地打出相应的节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

二、 儿歌童谣法

这是一种将原本枯燥的节奏教学融入学生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的童谣,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如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例。

1.区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在让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长短的教学过程中会很容易地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想当然地将八分音符的时值认为一拍,而四分音符认为半拍的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教学上的困扰,我便出示了这样的一首儿歌:

音乐 妈妈 真粗  |取个 名字 掉了  |又给 大家 添麻  | 请你 一定 记清  | 四分 音符 唱一  | 别看 八比 四要 |八分 音符 唱半 ||。果然,学生通过这样朗朗上口,易学易记且富有节奏的儿歌,很快地区分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2.巩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新的知识需要经过不断地复习重温才能得以吸收并运用。然而同样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会厌倦,反而更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耳熟能详又带有本地方言的童谣《摇啊摇》来加深记忆,童谣如下:

摇啊  | 摇到 外婆 | 桥 0| 外婆 里该 | 纺棉  | 舅舅 里该 | 摘枇  | 舅母 里该 |走人  | 枇杷 树里 | 一朵  | 舅母 带了 | 走人  | 还话 人家 | 发写  | 叫咯 叫咯 |十人 | 糯讲 好笑 | 佛好  |】。

学生们通过方言版本童谣的朗读,已在欢乐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长短变化。

 三、节奏卡农游戏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而节奏卡农也就是所有声部的节奏都模仿一个声部的节奏,但不同的声部要按一定间隔依次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因此,节奏卡农游戏也为之后的轮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游戏之一:跟上我的节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上课走神、开小差的情况出现。而一两个适当的节奏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提起劲儿来,还会让所有学生的力量往一处使。以下这个游戏便是我在教学过程较成功的一个。规则如下:师用手指在身体的任一部分轻碰两下,并以四分音符的时值将该部分念两遍。而学生也要用手指在身体的任一部分轻碰两下,但必须在老师念完一遍后再跟上来,直到结束。

如:眉 | 眉 毛 | 眼 睛 | 眼 睛 |···

     0  0 |眉 毛 | 眉 毛 | 眼 睛 | 眼 睛 |···

甚至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将教师这部分的任务也交给学生,让其中一个学生当班级的领头人。在和学生配合完成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且充满了乐趣。

2.游戏二之:“房子”节奏卡农游戏

这是一个十分锻炼学生音高以及音准概念的小游戏。也可将此游戏也运用在了校合唱队平时的常规训练中。游戏的开始,我先以一个故事拉开序幕——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看!这像什么?(我将手高举过头顶并搭成屋顶的形状)

生:房子!

师:这是一个神秘的房子(我边说边在头顶打了两个响指)!

生:房子里面放了一个箱子(双手合掌在胸前拍了两下)!

师:箱子里面还放了一个盒子(同时,我用手掌在腿上拍打两下)!

师:盒子的里面竟然还有一个匣子(双脚先后在地上跺了两下)!

师:和老师一起试试把他们串连起来说说看:房子里面箱子,箱子里面盒子,盒子里面匣子。匣子外面盒子,盒子外面箱子,箱子外面房子。房子,箱子,盒子,匣子。匣子,盒子,箱子,房子!

2)节奏卡农游戏展示

师:现在,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在听到第一组同学念到“房子里面箱子”后,第二组同学再从头念到尾。

当然,在学生操作得较好的情况下,可将整个团体分成四声部的节奏卡农。也可将四个不同的方位设置成不同的四个音:房子i,箱子5,盒子3,匣子1,将这四个音符演绎成轮唱的形式,也会有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特殊的音效。

四、 节奏与乐器结合法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分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乐器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因此,要发动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并引导他们努力发现家中的废旧物品后,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并拿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如在教授完三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一歌后,留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给学生:寻找生活中能表现“音乐会”声音的废弃物。有的学生通过揉搓手上的纸巾包装袋,仿佛就让我们听到了屋外下雨的声音,有的学生在空的塑料瓶里装进沙子、米粒或小豆,将它比成春风弹琴的沙沙声;有的学生用一根铁丝将许多瓶盖串在一起,做成串铃来比拟春水鼓掌的声音;有的学生甚至用旧钢条做成了三角铁;还有的学生用竹板做成了响板来形容雨水嘀嗒的声音……

学生用他们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即兴伴奏,不仅兴趣浓郁、情绪高涨,学得特别开心,而且在演奏中还能大胆地、别出心裁地使用与众不同的音型进行伴奏,可以说此时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了,而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节奏教学法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仅体验了快乐,也让他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且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的欲望。这也为他们在今后的音乐道路上打下了基础,在今后的音乐素质养成中收益匪浅。


评论(0) 阅读(162) 赞(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