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构建有效音乐课堂评价

2024-06-29 16:40

构建有效音乐课堂评价

 

摘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还能提高教育者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传统的音乐评价存在思想刻板;缺少正确的正面评价;评价方式单一等特点。在不断的教学实践研究中笔者从横向的评价内容和纵向的评价方式上调整,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评价。

关键字:  音乐课堂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因此,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评价是新时代赋予教师们的新任务,有效的学习进程取决于有效的评价,有效的评价能让教师知道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哪些音乐知识与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有效评价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和兴趣,同时还能给予教师关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明确信息,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环节。

一、传统评价---平面刻板

传统的音乐评价有局限性、刻板性等特点,不重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停留在教师的自以为然的判断上。归有以下几类特点:

1.思想上,归因于学生。

音乐是实践的课程,评价产生在音乐实践中。但如果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表达不够理想,音乐要素和音乐行为达到的程度不是教师心中理想的程度,就这这一切归因于学生自身,如:“这学生这样都唱不来,表现不好,让我还怎么教!”教师这样的心理指向已经影响了评价效果,把学生教学反馈上的不足归终于学生,而不是想着是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有不适合学生的地方,需要做及时的调整。

2.行动上,缺少正面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多元发展,多面表现,而不是以某种固定的模式作为唯一标准。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在跟着老师听音乐《糖果仙子舞曲》并在其中第一片段跟着音乐做律动表现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不同节奏时,有几个学生没有跟着老师做,而是跟着其中一对学生做其他的动作,并且边做边笑,偶尔还说上几句话,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笑着做自己的动作,但是节拍和乐句都是准确的,老师看到这样,就生气了,喊停大家并批评。随后请大家跟着老师重新做,这时,虽然同学们都做整齐作对了,但是明显只是应付,而不是对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了,面对这里的事情,如果教师能从正面的角度进行思考行为的本质,并从正面引导学生,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3.形式上,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评价不论在形成性评价上还是终结性评价上,都相对比较单一,形成性评价上,多以学生表现后老师给出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这种判断依附于教师本身,但学生却难在心中定一个基调,怎样的表现算好的?怎样能做得更好?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多方面、多元化的评价在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怎样呈现出来,是需要新的评价方式需要思考的。终结性评价上,基本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这是对学习内容的量化,如知识技能,多以具体的分数、等级来体现。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上,多数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是期间靠学生通过怎样的努力,一点点积累得到的,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没有感受到从量到质的变化,相对就比较抽象了。

二、新评价——立体多面

新评价具有有效性,它是多面的,涵盖了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有效评价依据明确可执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学习内容是音乐要素的构建,而学习程度是学生对音乐要素的体验中达到的水平。教学评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横向的评价内容和纵向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式。纵横交错形成有效的对学生音乐学业的评价。

(一)横向的评价内容——音乐要素的掌握

评价学生音乐知识和能力就是评价学生的音乐行为,音乐是实践的过程,所以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对各音乐要素唱掌握及掌握的程度。能否分辨节拍,准确演唱、表演等都是需要横向的音乐要素来概括,所以教师要明确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依据目标,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来进行评价。比如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音乐要素和达成的水平,以及通过哪些音乐行为来达成目标进行评价:

要素

期望达到的水平

音乐学习行为

音色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进行表演(木鱼、碰钟、响板、鼓)。

1.了解乐器名称及演奏方法。

2.听辨乐器音色,探索其演奏方式。

3.能为熟悉的歌曲伴奏。

力度和速度

1.能听辨和表现音的强弱。

2.能听辨和表现音的快慢。

1. 用用歌曲、律动、乐器演奏表现力度的强和弱。

2. 用歌曲、律动、乐器演奏表现音乐速度的快和慢。

节拍

1.能随乐曲击拍,并基本准确。

2.能听辨并表情二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1.曲,用拍手或者律动表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规律。

2.用打击乐器敲击乐曲节拍。

节奏

1.辨、表现音的长短和X、XX-的时值。

2.能表现由X、XX-组成的节奏型

1.随音乐的节奏型拍手,确定相同的节奏型和不同的节奏型。

2.听歌曲的节奏型,用拍手、动作获打击乐器表现出来。

旋律

2.能听辨、表现出旋律的句子。

3.能关注旋律的相同、不同、相似。

1.在律动和歌曲中表现旋律的高低发展。

2.用动作或器表现歌曲乐句,并能表现出相同乐句、不同乐句。

风格

1.能听辨音乐风格的不同和相同。

2.能记住2-3首音乐主题,并说出曲目。

1.听出乐曲风格相同或不同。

2.动作表现歌曲不同风格或者相同。歌唱表现歌曲不同风格或者相同风格

(二)纵向的评价方式

1.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应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对课堂进行观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对课堂做及时的调整,课后做好对学生行为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就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服务于课堂并优化课堂,做到课中有评,评中有思。

2.全面多样的评价方法

在课堂中,我们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不局限与师对生的评价,更多的还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积分等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了解评价的内容和准则,时时感受、观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水平。比如我校的口风琴课堂,就用小组积分制: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有目的的进行音乐活动。其中个人积分和团队积分相结合,都可以通过活动表演等方式对个人或者小组整体进行加分,最终获得团队总积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个人音乐活动兴趣,更促进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口风琴小组积分表

                   XX

口风琴小组积分表

组名

序号

小组成员

成员积分

小组积分


1




2



3



4



5



6



7



8



小组总分


3.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在这一学期音乐学习内容整体的评价,考验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是比较综合性的评价,这方面可以主过学生舞台表演的方式进行。如二年级期末,我们要求学生按平时课内的分组各组进行排练,排练的内容有本学期学过的歌曲和学过的课堂乐器口风琴。各选一首并加上队形、动作、乐器等进行一场真正的演出,教师可以布置教师,装扮舞台,让学生感受到舞台的魅力。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评价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并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评论(0) 阅读(160) 赞(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