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花样节奏,趣味奏响

2024-06-29 16:42

花样节奏,趣味奏响

                  —— 小学中低段音乐趣味性节奏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存在,而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任何脱离节奏的旋律都会是支离破碎的。所以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因此,节奏的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其中的乐理知识,必将磨灭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为了化解这一难点,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且快乐地参与到音乐课堂节奏方面的训练中。

关键词:小学音乐  趣味性 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它好比是我们身体的骨架,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提出“节奏第一”的音乐教育理论。因此,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其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是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及分析的重要基础。而科学有效的节奏训练对于中小学生学习巩固音乐知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往往容易被忽视,训练确实系统性和持续性。有时甚至将几堂课的练习压缩并一带而过。训练的方式也比较枯燥单一,经常是通过读谱、机械地打拍子来完成,与音乐感受脱离。这样便违背了音乐学习的本质,效果也大大变差。本文就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从科学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利用声势模拟节奏

节奏存在于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声势模拟法就是一种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音乐的世界,把自然中所蕴含的节奏融入生活化的音乐节奏中,这边有了鲜明的音乐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1.节奏模仿练习

乐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而节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从生活常识入手,寻找生活中的节奏。这种方法使学生读起来不费劲,同时也降低了教学难度。

例如,通过让学生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来了解四分音符的长短:“X X | X X |(咚 咚 | 咚 咚)”;在教授八分音符时,让学生回忆起钟表的声音“X X X X | X X X X |(    |    |)”;或让学生模仿下小雨的声音:“X X X X |X X X X |(沙沙 沙沙 | 沙沙 沙沙”;在认识附点四分音符时,让学生学着按动汽车喇叭的声音:“X  X. |X X. |( . | . );以及在认识十六分音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火车开动时的画面:XXXX  XXXX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也可将以上几种节奏综合起来,通过“火车开了”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对这些音符的时值有更明确地认识。火车准备发车时,做鸣汽笛的动作,同时嘴里发出“呜 - - - ”、“轰   -”的声音,表现火车出站启动状态,接着逐渐由慢到快地边念边做:“咔嚓咔嚓···”(“咔—|嚓—|咔 嚓 |咔 嚓|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表现火车越开越快。学生通过在类似这样游戏中,更快地掌握了音乐不同节奏特点和节拍时值。整个游戏便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更快地达到节拍学习的目的。

2.体态律动练习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一般是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它所提倡的教学观点刚好和音乐课堂中诱发学生“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动”起来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体态律动可以用各种有意思的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并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生静下来用心去感受节奏,它尤其适合小学中低段的节奏教学。

例如:首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散开,接着在教师弹奏由二分音符构成的节奏时,学生随着音乐边走边学做大步走的动作。做完大步走的之后,随着有八分音符构成的音乐,做小碎步的动作。

通过各种趣味性的声音模仿,学生们便能较容易地分辨并能准确地打出相应的节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

、利用童谣感知节奏

这是一种将原本枯燥的节奏教学融入学生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的儿歌童谣中,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如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例。

1.区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在让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长短的教学过程中会很容易地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想当然地将八分音符的时值认为一拍,而四分音符认为半拍的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教学上的困扰,我便出示了这样的一首儿歌:

音乐 妈妈 真粗  |取个 名字 掉了  |又给 大家 添麻  | 请你 一定 记清  | 四分 音符 唱一  | 别看 八比 四要 |八分 音符 唱半 ||。果然,学生通过这样朗朗上口,易学易记且富有节奏的儿歌,很快地区分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2.巩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新的知识需要经过不断地复习重温才能得以吸收并运用。然而同样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会厌倦,反而更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可以让学生通过朗歌词《小雨沙沙》来加深记忆,如下:

【小 | 小 雨 | 沙沙  | 沙沙  | 种 子 | 种 子 | 在说  | 在说  |哎呀  | 雨水  | 甜 — | 哎哟  | 我要  | 芽 —】。

学生们通过歌词的朗读,已在欢乐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长短变化。

 三、利用游戏玩转节奏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而节奏卡农也就是所有声部的节奏都模仿一个声部的节奏,但不同的声部要按一定间隔依次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因此,节奏卡农游戏也为之后的轮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游戏之一:跟上我的节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上课走神、开小差的情况出现。而一两个适当的节奏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提起劲儿来,还会让所有学生的力量往一处使。以下这个游戏便是我在教学过程较成功的一个。规则如下:师用手指在身体的任一部分轻碰两下,并以四分音符的时值将该部分念两遍。而学生也要用手指在身体的任一部分轻碰两下,但必须在老师念完一遍后再跟上来,直到结束。

如:眉 | 眉 毛 | 眼 睛 | 眼 睛 |···

     0  0 |眉 毛 | 眉 毛 | 眼 睛 | 眼 睛 |···

甚至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将教师这部分的任务也交给学生,让其中一个学生当班级的领头人。在和学生配合完成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且充满了乐趣。

2.游戏二之:“房子”节奏卡农游戏

这是一个十分锻炼学生音高以及音准概念的小游戏。也可将此游戏也运用在了校合唱队平时的常规训练中。游戏的开始,我先以一个故事拉开序幕——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看!这像什么?(我将手高举过头顶并搭成屋顶的形状)

生:房子!

师:这是一个神秘的房子(我边说边在头顶打了两个响指)!

生:房子里面放了一个箱子(双手合掌在胸前拍了两下)!

师:箱子里面还放了一个盒子(同时,我用手掌在腿上拍打两下)!

师:盒子的里面竟然还有一个匣子(双脚先后在地上跺了两下)!

师:和老师一起试试把他们串连起来说说看:房子里面箱子,箱子里面盒子,盒子里面匣子。匣子外面盒子,盒子外面箱子,箱子外面房子。房子,箱子,盒子,匣子。匣子,盒子,箱子,房子!

2)节奏卡农游戏展示

师:现在,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在听到第一组同学念到“房子里面箱子”后,第二组同学再从头念到尾。

当然,在学生操作得较好的情况下,可将整个团体分成四声部的节奏卡农。也可将四个不同的方位设置成不同的四个音:房子i,箱子5,盒子3,匣子1,将这四个音符演绎成轮唱的形式,也会有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特殊的音效。

、利用道具表现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各样乐器或道具进行节奏训练。而打击乐器是比较直接的训练乐器,打击乐器形式各异、操作简单受低段学生们的喜爱,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各类道具的运用也能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喜爱参与到节奏训练中

1.节奏与乐器结合

低段学生可以通过打击三角铁、碰铃、响板等乐器,感受音的长短、音高和音质的不同。也可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并引导他们努力发现家中的废旧物品后,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并拿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创作节奏,并尝试分声部训练,通过不同声部的合作,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如:声部一: X      X | X       X | X       X | X       X |

    声部二: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声部三: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2.节奏与道具结合

节奏源于生活,更要融入生活,在音乐节奏训练中,如果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道具,如筷子、呼啦圈、节奏卡片、纸杯等等,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学习节奏,提高节奏、节拍的训练效果。

以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为例。边唱歌边用筷子敲击歌曲节奏,脚走基本拍。也可以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左手拿着筷子放平,每第一拍敲击自己左手的筷子,根据歌曲节拍特点,第二拍、三拍、四拍敲击右侧同伴左手的筷子,这样练习可以帮助节拍不稳定的学生稳定节拍,增强趣味性,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歌曲的选择上也可以从易到难,比如:《闪烁的小星》、《两只老虎》、《小雨沙沙》、《新年好》等。

柯达伊提倡“让音乐属于每个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音乐老师的追求目标。

而节奏教学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节奏训练方法。让不仅仅体验了快乐,也让他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且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的欲望。这也为他们在今后的音乐道路上打下了基础,在今后的音乐素质养成中收益匪浅。


评论(0) 阅读(172) 赞(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
文章分类